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《告臺灣同胞書》發表四十周年紀念會上的講話精神,加強兩岸新媒體領域的交流與合作,促進兩岸文化融合,由九州文化傳播中心、北京福慧公益基金會聯合兩岸有關機構共同舉辦,九洲音像出版公司、中國臺灣網、佛教在線(www.nnjbi.com.cn)等共同承辦的“第三屆兩岸新媒體與佛教文化論壇”將于2019年9月3日至8日在江蘇省南京市舉辦。
為豐富本屆論壇的內容,增加社會各界對于海峽兩岸佛教文化交流意義作用的了解和認同,主辦方將同期舉辦“首屆海峽兩岸佛教文化交流成就暨佛門勝地圖片攝影展”。
圖片展將以精美詳實的圖片,還原兩岸佛教界同愿同行,助力兩岸和平發展,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歷史事實,展現兩岸高僧大德對于人民幸福、民族復興、祖國昌盛、世界和平的悲心宏愿和突出貢獻。
圖片展還將遴選致力于促進海峽兩岸文化交流的108座名寺古剎,以圖文并茂和虛擬現實的形式,展現兩岸佛教界同根同源、法乳一脈、血濃于水的法緣親情,突顯中國佛教的歷史源流和當代價值,發揮佛教界引導大眾正信正行的積極作用。
展覽時間:2019年9月5日—8日
展覽地點:南京國際博覽中心
為更加全面地反映自《告臺灣同胞書》發表四十年來,海峽兩岸佛教文化交流的豐碩成果,活動組委會發布資料征集啟事如下:
一、征集對象
1.佛教協會、佛學院、佛教寺院
2.大專院校、學術研究機構、藝術機構
3.出版社、雜志社、專業媒體
二、征集內容
1.自《告臺灣同胞書》發表四十年以來,貴機構主辦的兩岸佛教文化交流活動。
2.請提供活動名稱、活動時間、地點、主辦機構、聯合主辦機構、主要嘉賓、活動簡介等內容。
三、征集形式
1.圖片:投稿為電子版圖片或掃描轉化為電子版的圖片4-10張,彩色、黑白均可。投稿機構對投稿的所有圖片需保證其內容的真實性、畫面清晰無破損。每幅圖片請注明標題、在活動中的順序和內容簡介。
2.如果有活動相關的影視資料,可以自行編輯1-3段,每段不超過5分鐘,標注出視頻名稱,內容簡介。
四、作品征集規格
圖片:長邊像素不少于3000像素,格式為JPG或TIF。
五、內容評審
所有投稿圖片,將由組委會組織專家委員會進行評審,入選作品將在本次活動中展出。
六、版權聲明
主辦單位擁有對投稿圖片的展覽、研究、攝影、錄像、宣傳、推廣、出版等權利。
七、交流宣傳
1.本次活動是“兩岸新媒體與佛教文化論壇”的配套活動,將由出席活動的權威媒體進行新聞報道,并在大公網、中國臺灣網、佛教在線、《佛教文化》等相關媒體上做專題宣傳。
2.參展作品列入《兩岸佛緣》大型文化交流項目,由九洲音像出版公司正式出版《兩岸佛緣—中華名寺》,圖文并茂,加配影像資料,全球發行。入選機構獲贈兩套留念。
3.主辦方將建立“中華名寺”專題網站,長期宣傳。
八、投遞作品資料方式
1.請將《機構信息表》、《兩岸佛教文化交流成就活動信息表》及《圖片信息表》填寫完整(詳見附件一、附件二、附件三),打印出來后簽字并加蓋公章。
2.將投稿的所有圖片及填寫完整的《機構信息表》、《兩岸佛教文化交流成就活動信息表》、《圖片信息表》的電子版打包通過電子郵件或者QQ或者郵寄U盤的方式發送至組委會。郵件主題請注明“佛教文化交流成就圖片展+活動名稱”。
九、本次作品征集截止時間為8月15日。
十、相關費用
本次活動免收報名費、評審費、參展費。
十一、聯系方式
組委會地址:北京市朝陽區外館斜街甲1號泰利明苑A座寫字樓510室
QQ:2713700984
聯系人:
生偉 18601322590
周晶 13311568117
傅詩 18601322594
北京福慧公益基金會
首屆海峽兩岸佛教文化交流成就圖片攝影展組委會
2019年6月25日
附:海峽兩岸佛教文化交流成就圖片展六大核心
一、同根同源、法緣親情
兩岸一家親,家和萬事興。通過本次活動,以精美詳實的圖片,展現兩岸同胞同根同源,兩岸佛教法乳一脈的法緣親情。
二、同愿同行,兩岸同心
莊嚴國土,利樂有情。這是中華佛教的優良傳統,也是兩岸高僧大德和廣大佛弟子的共同心愿。
通過本次活動,以精美詳實的圖片,還原四十年來,兩岸佛教界同愿同行,助力兩岸和平發展,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事件,凸顯兩岸佛教界對于和平發展、祖國和平統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所做的貢獻和成就。
三、高僧大德、悲智雙運
道在人弘,非道弘人。本次活動,將通過精美的圖片和真實的事實,展現高僧大德促進兩岸佛教文化交流取得的成果,彰顯高僧大德對于人民幸福、民族復興、和平統一的悲心宏愿。
四、名寺古剎、功德巍宏
名寺古剎,龍天護持,是滄桑歷史的見證和傳承,是有緣眾生的圣地和福田。本次活動將以圖文并茂和虛擬現實的形式,全面展現名寺古剎寺院的歷史源流、法脈傳承、寺院景觀、文化藝術、社會慈善、道風建設的各方面成就。
五、護國佑民、弘法利生
兩岸同心,相約南京,展現藝術,傳承文化,弘法利生,印證輝煌,福慧千秋,功德無量!
六、政通人和,民族復興
法不孤起,仗緣乃生,道不虛行,遇境則現。
此次活動,將以圖文并茂和虛擬現實的形式,全面展現名寺古剎的歷史源流、法脈傳承、高僧大德、景觀建筑、文化藝術、社會慈善等方面,展現兩岸佛教界同根同源、法乳一脈、血濃于水的法緣親情,展現海峽兩岸佛教界對于和平發展、祖國和平統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所做的貢獻和成就,凸顯兩岸同胞對于人民幸福、民族復興、祖國強盛的孜孜以求。
注:請下載附件《機構信息表》、《兩岸佛教文化交流成就活動信息表》及《圖片信息表》并填寫!
同期相關征稿啟事:
往屆新聞:
第二屆海峽兩岸新媒體與佛教文化論壇現場精彩視頻(CCTV4報道,請在手機上打開)
助力兩岸文化交流 第二屆海峽兩岸新媒體與佛教文化論壇成功舉辦
臺灣記者: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為兩岸新媒體交流創造機會(視頻報道)
下載附件:附件一《機構信息表》.doc
下載附件:附件三《圖片信息表》.doc
歡迎投稿:
Email: [email protected](國內) [email protected](國際) 在線提交
QQ:983700265 電話:010-51662115轉8005 論壇投稿
免責聲明:
1.來源未注明“佛教在線”的文章,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,不代表佛教在線立場,其觀點供讀者參考。
2.文章來源注明“佛教在線”的文章,為本站寫作整理的文章,其版權歸佛教在線所有。未經我站授權,任何印刷性書籍刊物及營利性性電子刊物不得轉載。歡迎非營利性電子刊物、網站轉載,但須清楚注明出處及鏈接(URL)。
3.除本站寫作和整理的文章外,其他文章來自網上收集,均已注明來源,其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,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權益的地方,請聯系我們,我們將馬上進行處理,謝謝。
相關新聞
投稿:010-85285027 信箱:(國內) (國際) QQ:2326936829
傳真:010-51662115轉8013 客服信箱: 客服電話:400-706-8559 客服QQ:847698935 在線留言
吉祥寶塔迎請:15117935615 010-51662115轉8026 010-51656995
祈福 佛教在線(www.nnjbi.com.cn)網絡聯系人:子桑 聯系電話:010-85285027
辦公地址:北京朝陽區外館斜街甲1號泰利明苑 郵編:100011 乘車路線及地圖
網站地圖 義工報名 QQ:847698935 QQ群:21264446 招聘 技術支持:010-51662115轉8023
京ICP證020416號-14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4359號
Copyright ©1996-2012 佛教在線版權所有